抹茶戚風&戚風常見問答集

ciao-icon
贊助我一袋麵粉吧!

這週台灣的朋友來訪Montreal,問我需要從台灣帶什麼東西過來呢?我說拜託,拜託幫我帶三樣東西:蝦米、乾香菇和六吋的戚風蛋糕模。我們見面時,三樣東西被我視為珍寶,這裡買不到台灣來的蝦米香菇,也買不到小尺寸的戚風模。我一邊將他們收進櫃子裡,一樣一樣的美食正在腦中浮現,其中一樣就是我要烤戚風蛋糕!

關於戚風前一篇文章「淺談戚風蛋糕:別急著打發蛋白霜,分享七個重點提醒」拉拉雜雜講一堆,希望你看完對戚風更有概念,這篇是戚風蛋糕食譜分享,抹茶戚風。

做完燙麵法/湯種戚風,我深深的覺得傳統戚風(這個做法)比較適合新手耶!因為不需要去顧慮太多溫度上的變化,只要模具用的正確、蛋白霜打發確實、攪拌不過度、蛋糕體有烤熟(好像很多只要…以下都有小提醒,大家別擔心),真的很容易成功,大家不要怕!!我真心不換推薦剛開始接觸戚風的人,可以買個紙模、使用這種做法試試看,熟練之後再挑戰燙麵法。

如果你還沒看到前一篇「淺談戚風蛋糕:別急著打發蛋白霜,分享7個重點提醒」,建議先看過後再來試做食譜喔。

抹茶戚風蛋糕

抹茶戚風蛋糕

4.37 from 11
份量(人數): 3
快速甜點模具尺寸轉換:原配方6吋→8吋,原配方 x 1.7; 原配方8吋→6吋,原配方 x 0.56。基本原則:烤溫不變,但時間需要調整。如果想了解更多,請參考:https://ciao.kitchen/size/
準備: 10 分鐘
料理: 1 小時
總共: 1 小時 10 分鐘
這個食譜是傳統戚風蛋糕的做法,添加抹茶粉讓戚風蛋糕帶有淡淡抹茶香。很適合新手邁向烤出成功戚風蛋糕的第一步喔。
列印 留言

食材

抹茶戚風(配方可做6吋 x 1, 17cm戚風加高模)
  • 3 pc 蛋黃 / egg yolk
  • 18 g 砂糖 / sugar (a)
  • 40 ml 植物油 / vegetable oil
  • 40 ml 牛奶 / milk
  • 65 g 低筋麵粉 / cake flour (如果沒有低筋麵粉,可以使用中筋麵粉60g + 5g 玉米粉減低筋性)
  • 5 g 抹茶粉 / matcha powder
  • 3 pc+ 20g 蛋白 / egg white
  • 45 g 砂糖 / sugar (b)
  • 1 小匙 塔塔粉 / cream of tartar (沒有的話用2小匙檸檬汁替代)
  • 少許 鹽 / salt

作法

抹茶戚風
  • 用中低速打發蛋白,粗泡時加入塔塔粉、鹽,再轉高速慢慢加入糖,打至拉起來是尖角或是小彎勾。最後換成低速攪拌1~2分,直到看不到泡沫,整體變得非常細緻。*先打發蛋白,攪拌棒就可以接著打發蛋黃,不用洗。(懶人總是要想得比較週到)
    抹茶戚風蛋糕-步驟-1
  • 抹茶粉加入牛奶、液體油中混合均勻。蛋黃加糖打發至淡黃色、加入油與牛奶拌勻。
    抹茶戚風蛋糕-步驟-2
  • 加入過篩低粉,用切拌法拌勻。
    抹茶戚風蛋糕-步驟-3
  • 蛋白取1/3量拌入蛋黃糊。
    抹茶戚風蛋糕-步驟-4
  • 用刮刀拌勻。
    抹茶戚風蛋糕-步驟-5
  • 將蛋黃糊加入蛋白中。
    抹茶戚風蛋糕-步驟-6
  • 先用打蛋器拌5~6下至八分勻,換成刮刀整體拌勻,記得撈起底部確認沒有蛋白殘留。
    抹茶戚風蛋糕-步驟-7
  • 記得從高處把麵糊倒入模具,入爐之前震4~5下
    抹茶戚風蛋糕-步驟-8
  • 直到看到表面有泡泡破掉的痕跡
    抹茶戚風蛋糕-步驟-9
  • 烤培:170度10分 (表面結皮,底部溫度上升) –> 150度 20~25分 (使用低溫烤底部比較不會內凹) –>180度5~10分直到上色
  • 取出倒扣至完全放涼,才能脫膜。
    抹茶戚風蛋糕

備註

  1. 因為是加高模,容量較大,請測量你既有的戚風模具高度再決定是否需要調整份量
  2. 烘烤的時間與溫度每家的烤箱不同,盡量以蛋糕的狀態為主自行判斷比較準確。
  3. 如何確認烤培足夠、戚風才不會縮腰?
    -竹籤插到最底部,拉出來沒有沾到麵糊是乾淨。
    -戚風會膨脹到最高的狀態後,慢慢會下沉2~4cm才會是烤熟的狀態,戚風膨脹到最高點的時候絕對還沒熟喔。
    -最後的烤培時間是確認戚風蛋糕表面不黏手、輕壓表面沒有太明顯「刷刷/沙沙」的聲音(含有太多水份)
  4. 脫膜後,抹茶的外層會因為比較上色的關係呈現淡淡的咖啡色,只要輕輕的用手把這層的「皮」拍掉,抹茶的綠色就可以顯露出來。
你試做了嗎?在IG上 @ciao_kitchen 或加上 #灶咖裡的浪漫 跟我分享吧
抹茶戚風

戚風蛋糕問答集

以下是彙整大家在臉書詢問關於戚風的問題:要跟大家先自白,我真的不是戚風專家,各式各樣的烤法不是每一個都做過,很多問題其實我個人沒有在操作時遇到過,所以只能用概念性的原則推論。

如果有朋友切身遇過以下的狀況,並覺得我的回答不夠正確,請務必留言糾正或加入不同意見,知識需要多多分享和累積,拜託大家囉!

Q. 請問蛋白霜要打到硬性?很硬性?還是,快要硬性?
請參考食譜的蛋白打發照片,因為文字敘述好像每個人對於「硬性」的定義有一點不一樣。

Q. 請問添加打泡打粉與不添加,會影響澎漲的穩定性?
我是沒有加,因為蛋白本身的泡沫就足夠戚風的膨脹了。

Q. 通常做戚風是用幾顆蛋黃就用幾顆蛋白,那我想增加蛋白的比例,請問最多能增加多少蛋白才是最佳?
這次的食譜蛋白比蛋黃多20g,沒有最佳的量,蛋白多一點膨脹就高,可是會稀釋風味(畢竟風味都在蛋黃鍋內啊)

Q. 通常把麵糊倒入模型中,都會再用細棒或刮刀插入麵糊稍稍攪動來避免有氣泡產生,但嘗試幾次,似乎效果不大,還是是因為蛋白霜與麵糊攪拌過程的問題?
我會先用打蛋器拌5~7下大致蛋白霜與蛋黃鍋混合之後,再改用刮刀整體拌勻。因為蛋白霜打得比較挺,用刮刀拌還是會有蛋白結球不好拌開,但是全程用打蛋器容易消泡,不過拌勻的方法每個人習慣不同。

Q. 戚風蛋糕在攪拌蛋白霜與麵糊時,大家都說要迅速且輕柔地均勻攪拌麵糊,才不會使蛋白霜消泡。 但又看到某些食譜書或影片,卻取1/3蛋白霜倒進麵糊時,卻用打蛋器來攪拌,這不就讓蛋白霜消泡了嗎?甚至從頭到尾都用打蛋器來拌麵糊!這到底是?
回答同上,其實不論用什麼工具只要最好的結果是蛋白未過分消泡 & 整體拌勻就ok!

Q. 有些戚風專門食譜書,說“下火”要高,才能讓麵糊快速升高,有些卻說“下火”不要高!這樣才不會膨脹過度,這到底是?
我使用上下火一樣的中溫170度烤,放在中層,一開始先用這個溫度烤直到表面結皮後,轉成低溫長時間烤培,下火太旺有時候會有底部內凹的情形。

Q. 為何戚風蛋糕外側以烤熟略乾,中間中空模的蛋糕體還是潮濕?
這是烤箱的自然受熱現象導致,外側最容易受熱一定會上色較深,中間蛋糕體較濕潤,其實吃的時候是一起吃的感覺不太出來,倒扣的時候水分也會回潮讓整體的口感變潤。

Q. 食譜書上說,烤好的戚風倒扣放涼後,連同模具一起放在冷藏,要吃時才脫模,這樣會更濕潤。那麼,實際烤戚風時,是否本來就要烤的乾一點點?
我覺得沒有必要特別烤乾,蛋糕只要熟了就可以出爐,冰箱本身就有除濕的效果所以蛋糕也不要放太久。戚風蛋糕沒有鮮奶油的裝飾又不過夜的話,室溫放4~5小時不需要冷藏沒有關係的。

Q. 如果照配方烤出來的戚風口感偏乾,要怎麼去調整配方比例呢?增加液體的部份嗎?那蛋白跟蛋黃的比例分別會對蛋糕的口感上有哪些影響?
蛋糕濕潤的來源主要來自油脂跟糖分,所以配方的比例當然有影響(減糖減油的後果可能就容易乾),再來是烘烤過久,水分被烤過乾,以及做法,我最近會在實驗看看燙麵的做法(棉花糖戚風)是不是會讓蛋糕體更濕潤在跟大家分享。
蛋白vs.蛋黃的比例,一般是蛋白略多於蛋黃(ex. 4顆蛋白 vs. 3顆蛋黃),蛋白的泡沫造就鬆軟的組織,蛋黃鍋的部分是風味的來源,如果蛋白太多蛋糕長很高,但風味淡(想像天使蛋糕以純蛋白做成的風味)蛋黃較多,口感扎實偏向海綿蛋糕。Q. 我自己最常遇到 戚風裡面有奶油配方的產品 製作過程沒問題 但在最後倒扣時 掉下來 口感變成粿 無法救 模型也有一再的確認乾淨 現在很成熟練了 還是會發生 怎麼避免 有技巧嗎?
戚風的特色是加液體油,像是沙拉油、葵花油等等,用奶油的話比較像是海綿的做法或是燙麵戚風的做法。
倒扣時會掉下來,原因有幾種:
1. 水分沒烤乾,烘烤時間不足
2. 蛋白消泡
2. 模具上面有殘留的油脂或是使用不沾模

Q. 為什麼剛烤完的蛋糕表面摸起來是乾爽的,但一倒扣放涼表面就變的濕濕黏黏的,嚴重的時候表皮還會整個沾黏在網架上?另外有時候會有下層蛋糕體組織很緊實,但上層就很鬆軟,這個是攪拌過度已經起筋了嗎?
表面濕黏是烤不夠久的關係,或是你不要直接放在網架上放在烘培紙或是油紙上比較不會沾黏,因為蛋糕既然已經倒扣放涼了也不需要烤架散熱。另一個分層問題,應該是攪拌不均勻或是蛋糕消泡的關係~當然不要攪拌過度是一定的,可是我覺得要拌到出筋有點困難耶,因為畢竟有很多蛋白,如果一直攪拌不是會全部消泡嗎?出筋發生的機率我覺得在磅蛋糕類的食譜比較會發生

Q. 蓬萊米和低筋麵粉(日清紫羅蘭,昭和)牌子 做出來的口感是差在哪邊呢? 燙麵法和一般口感有分別嗎?
我還沒用過米粉來做戚風蛋糕耶,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低筋麵粉的麵粉廠牌各家都有宣稱的特色,紫羅蘭好像是以細緻為主打,但戚風本來吃起來就很細,麵粉的影響我覺得要嘴很刁的人會吃得出來。燙麵法會比較濕潤,但製作比較麻煩有得有失囉

Q. 戚風的裝飾除了鮮奶油的裝飾外 ,還有什麼方式呢?(可以不用冷藏的)
其實戚風大部分都沒在裝飾的,直接吃配茶跟咖啡都不錯,不用冷藏的裝飾像是淋果醬、焦糖醬、甘納許、糖霜、義大利蛋白霜..等等,只要風味搭配得宜都可以

Q. 網路上都有販售所謂的美國名模的模具 但看起來都是不沾的模具 可以拿來烤戚風蛋糕嗎?這樣的模具可以倒扣嗎?蛋糕會掉出來嗎?
看了一下美國名模(Nordic ware?)的產品幾乎都是不沾材質所以不能用作戚風,倒扣會掉下來喔!建議可以買專門做戚風的紙模便宜好用

Q. 我每次考完 都長好高, 可是ㄧ出爐就倒縮 而且不是一公分的問題 有時候有2公分多 這是因為我考的不夠久嗎?
我了解,如果只有倒縮的現象蛋糕本身有熟的話,其實是正常的。但是你如果想要避免倒縮現象,可以用低溫長時間烤,我這次就是用這種考法,幾乎不會縮

Q. 烤戚風適合怎樣的模具呢?一定要中空的嗎?
鋁模、紙模、矽膠模都可以(會沾的),沒有一定要中空,但我覺得中空考出來比較漂亮

Q. 請問要怎麼做到蛋糕壓到底會回彈?
蛋糕烤成功其實都會回彈~

Q. 每次烤出來的成品都不大一樣,有時底部內凹,表層有裂縫,有時有烤的不夠熟透,到底要怎麼烤出完美的戚風呢?
參考食譜再比較一下自己的做法應該可以找出原因,底部內凹感覺是底火太旺,表層有裂縫應該是正常(我的也有一點但是倒放之後就看不出來),烤得不夠熟透要記得用長竹籤做確認,我會至少戳三個地方每次拉起來都是乾淨的才會出爐

Q. 做6寸戚風蛋糕既份量,焗完後,蛋糕一般是發到多高才叫做成功呢?如此類推的話,做任何體積的戚風蛋糕,成功的話發高的比例是粉糊的多少呢?
我覺得不太能夠以膨脹率來定義蛋糕的成功,因為使用高溫180C烤蛋糕的膨脹率大烘烤時間較短,使用低溫160~170度烤膨脹率較小烘烤時間長。我這個也是六吋,麵糊高度約是八成高,低溫長時間烤,烤完約是跟模平高/稍微高一點。

收到15種人氣抹茶實測評比報告

從顏色、味道、烘焙用途三種面向評比

抹茶購買最佳指南,買到你的夢幻抹茶!

     

    6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1. Thanks for the recipe! I saw your youtube video and found your video very helpful! Your recipe was the FIRST recipe where i had a successful attempt and my husband said it was delicious!

      PS. I had to google translate your page because my mandarin is quite poor lol.

      thanks again!!

    2. 請問一下 戚風蛋糕的蛋黃糊一定要加液體嗎(牛奶、水等等)
      可不可以改成多加油去替代掉呢?

      因為我每次做蛋黃糊 只要加了牛奶下去
      之後再分三次篩入麵粉 就會有麵粉顆粒
      而且要攪很久很不溫柔才能攪開
      可是戚風麵糊就不能攪太過頭
      然後這次做的因為未完全冷卻太快脫模導致縮腰
      可是我有點認為不是只有太快脫模的原因 感覺是因為蛋黃糊加入麵粉那步驟也有影響
      請問怎麼樣才是最好的呢

    關於作者

    Ciao! 我是巧兒

    歡迎來到巧兒灶咖,這個小小的網站是我網路上的“家”,我熱愛烘培、料理,也同時愛寫作,用攝影紀錄美食。

    Ciao
    甜點食譜精選集

    巧兒最受歡迎的 

    甜點食譜精選集

    收到巧兒的最佳送禮甜點食譜集